第421章 海权宣言_崇祯重振大明
美味小说网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421章 海权宣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21章 海权宣言

  朱由检见到群臣这个态度,认识到发展海军的难度。

  虽然他可以强行推动发展海军,但必然会有很大的阻力。

  而且朝廷财政的紧张,也不支持他将大量资源投入海军。

  所以他思索之后,决定道:

  “仿照东宁集团,成立南洋集团公司。”

  “内府监占五成,南洋卫所和南洋舰队各占两成,剩余一成待定。”

  “将来南洋舰队获得的收入,都用于制造舰船。”

  “南洋集团下设南洋航运公司、南洋港口公司、南洋商贸公司、南洋保险公司等子公司,仿照东宁集团设置。”

  “可以向公众发售一定的公司股分,筹集开发南洋的资金。”

  和之前的策略一样,打算发动民间力量,用于南洋开拓。

  东宁集团成立近一年,不说效果有多好,至少把皇室和福建卫所、郑芝龙海盗集团的力量凝聚起来,有了个协调利益的平台。

  之前朝廷从南洋运粮、向东宁运送移民,也多赖东宁集团整合南方的海上力量,为这两件事情出力。

  朱由检大方地把金花银用于移民,也是因为郑芝龙负责的东宁保险公司,能够给内库提供数百万两收入。金花银那一百万两,根本不被他放在眼里。所以就用于救灾,为自己买个好名声。

  如果有人能像郑芝龙在福建沿海一样,在南洋向通行的商船收取保险费。朱由检会很高兴地和他分享南洋保险公司的股份,一起进行分肥。

  这里面的门道,群臣或许不太明白,在东宁集团参股的俞咨皋却是一清二楚。

  不过他也是利益相关方之一,他支持的许心素,现在还负责着东宁商贸公司,垄断了东宁一带货物的进出口。

  所以他一言都没有发,打算在会议结束后写信,嘱咐自己的亲信积极参与。

  相比东宁、福建一带的东宁集团来说,南洋集团的开拓或许更困难,但是未来的发展空间也更大,有着广阔的天地。

  海军护军使喻安性对此知道一些,但是还没有等他出言,就听皇帝问道:

  “喻卿在海军护军使任上有功,朕打算让卿署理海军部长。”

  “以后就由海军部长兼任海军护军使,负责海军的军政,和负责军令的海军提督共同管理海军。”

  “海军是军级单位,提督定为常设,驻扎在天津海军衙门,进出京城报备。”

  向群臣道出这个决定,袁可立等枢密大臣思索之后,都是表示同意。

  海军部长和海军提督并立,固然没有让文官完全掌握海军权力。但是让他们去海上他们也不懂,让懂行的武将任提督,是理所应当之事。

  这样需要出动海军打仗时,就由武将担任海军提督统领。文官担任的海军部长坐镇京城,负责后勤和装备。

  可以说,这样的决定,文官和武将都能接受。

  俞咨皋则是非常高兴,因为这代表着他和海军部长的地位并列。而且皇帝对他们同样对待,都加了从二品枢密同佥衔。

  这意味着今日以后,他也能称为枢密大臣。是枢密院成立之后,第一位武将出身的枢密大臣。

  『这个位子不好坐啊!』

  『我得谨慎一点!』

  枢密院成立之后,俞咨皋没少补课,知道前宋武将在枢密院的地位——

  他不想像狄青那样在文官攻击下郁郁而死,自然想要低调些,不在枢密院争夺权力。

  所以他心中决定了,以后就常驻天津,尽量少来京城。

  喻安性这个海军护军使在京城担任海军部长后,他在天津那边,以后会更自在些。

  不知道俞咨皋的想法,没想到他面对文官这么不争气。朱由检在任命了海军部长和海军提督后,又向喻安性道:

  “喻卿组建海军部,可以对海军中低级军官提出任免建议,并且负责海军的后勤,以及舰船、舰炮等装备。”

  “还有海关总署,现在建得怎么样?预计能征收多少关税?”

  喻安性闻言回道:

  “海关总署已经按陛下的吩咐,在十个开关的港口设立了海关。”

  “但是只有天津等北方的海关收税比较多,南方的海关收税寥寥无几。”

  “臣以为,应该把东宁保险公司关闭,转为让海商交关税。”

  这是他对东宁集团最大的怨念,认为东宁保险公司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南方海关征税。

  那些海商对海关根本就不害怕,他们更畏惧的是郑芝龙,宁愿偷偷出海,在遇到郑芝龙时缴纳高昂的保险费。

  朱由检对此也有预料,甚至就是因为这点,他才允许郑芝龙在海上征收保险费,作为实际上的关税。

  不过这种局面肯定不能放任,朱由检道:

  “海关署建立之后,就要担起责任来。”

  “以后海关总署,由海军部和户部共管。”

  “海关总署的收入,户部分享一半,剩下一半海军部留三成做经费,另两成分给海军和海警的缉私队。”

  “统计各地海关署成立以来,这些时日征税的成效,选拔优秀的官员,进入海关总署任职。”

  这是他深思熟虑之后,所做出的决定。

  原本他是打算把海关设立完整后划给户部的,以免海军自己有了经费,以后会难制约。

  但是现在发现群臣对发展海军不热心,而且海关的征税,需要海军其它机构配合后,就把海关总署仍旧留在了海军部,户部只分享一半税款。

  喻安性对于海关总署的税收凭白要分出去一半,并不怎么乐意。毕竟海关总署是他辛辛苦苦建立的,如今刚见到成效而已。

  眼看就要收获,皇帝让他把一半关税分给户部,这让他如何能够乐意?

  对于这点,朱由检向他解释道:

  “以后收税的票据,要逐渐全国统一。”

  “海关要和户部配合,摸清各地货物的流转。”

  “这样有人逃税出海的时候,海关就有依据了。”

  “可以对偷税漏税的人,直接进行处罚。”

  “所以海关征税,离不开户部配合。”

  “将来海军需要大笔经费时,也需要户部拨款。”

  说着,他向群臣宣告:

  “大明雄立世间,海军和陆军缺一不可。”

  “虽然现在腾不出手来,但是在建虏等乱子平定后,必然要大力发展海军。”

  “现在财政紧张,大明腾不出手来。但是未来财政宽裕后,大明的海军要大建。”

  “朕对海军的要求是,大明的海军力量,要高于世界上第二和第三海军强国力量的总和。”

  “尤其是主力战舰的数量和吨位,一定要超过他们。”

  “大明要掌握整个世界的制海权,让大明的贵族能在世界各地开藩、让大明的商人能够自由贸易。”

  这是他第一次提出,对世界海权的要求。

  并参考后世英国的两强标准,制定了大明自己的两强标准。

  指出大明获取海权的目的,就是在海外开藩,以及自由贸易。

  可以说,这是大明争夺海权的宣言、以后要正式进入大航海时代。

  可惜朝堂上的臣子,大多对此没有什么概念。在他们眼中这不过是皇帝学习成祖,想要像郑和下西洋那样,再一次万国来朝。

  他们认为皇帝这是在好大喜功,白白浪费钱财,又一次老生常谈地提出对郑和下西洋的批评,让皇帝节省用度。

  面对这些批评,朱由检丝毫没有在意。因为袁可立、徐光启两位大臣,都因为严峻的救灾形势支持海外开藩。黄立极、施凤来、秦士文等人,更是毫无疑问地支持皇帝。

  所以,在他们喷了一堆唾沫星子,朱由检从善如流地表示听取之后,补充道:

  “这个两强标准是远景目标,预计需要二十年时间。”

  “现在海军的目标是,追上世界上海军最强的国家。”

  “喻卿,现在世界上哪个国家海军最强,有多少主力战舰?”

  喻安性“啊”了一声,对此没有什么概念。

  因为在他看来,大明毫无疑问是最强,葡萄牙人、荷兰人等泰西人,根本不被他放在眼里。

  这也是他当年签订《海道禁约》、之前更换成《自贸区约法》时,无比强势的原因——

  在他内心里面,根本看不起这些泰西人。

  俞咨皋对此还算有些概念,因为他当年打过澎湖之战,对荷兰人的七艘主力战舰发挥的威力,如今记忆犹新。

  所以在皇帝要求他仿制西洋船只时,他丝毫没有犹豫。

  他早就已经认识到,大明在远洋战船上落后了,不如在世界各地海洋上相互厮杀的泰西人。

  想着自己从泰西商人那里搜集的消息,俞咨皋道:

  “臣听说西班牙人在三四十年成立无敌舰队,拥有主力战船一百五十多艘,火炮三千余门,大小舰船千余。”

  “若以追上西班牙人为标准,应该建造一百五十艘主力战舰、三千多门火炮。”

  完全没想到大明差了这么多,袁可立怀疑道:

  “这一百五十艘主力战舰难道都要新造?”

  “海军现有的船只,就没有一条称得上主力战舰吗?”

  俞咨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

  “海军有些大船,但更适合做商船。”

  “像盖伦船那样拥有几十门火炮的主力战舰,那是一条没有。”

  “按照泰西的标准,只能做辅助船只,想打败主力战舰很难。”

  “当年澎湖之战,大明动用二百多艘船只,才把拥有七条主力战舰的荷兰人打败。”

  袁可立等人听到,都是相顾无语。他们此时才知道,大明的海军实力,相比西班牙、荷兰这些泰西海军强国差距这么大。

  这却是俞咨皋有意隐瞒了一些状况,那二百多艘船只,大多是运兵船,用于运送一万多名陆军登陆澎湖岛。

  荷兰人的战船靠近大明沿海时,就被大明的纵火船给烧了几艘,之后再也不敢靠近。盖伦船这样的远洋战船,此时在近海根本打不过蜈蚣船之类的桨帆船。

  之后大明与荷兰在澎湖打的,其实是登陆战。荷兰人依靠坚实的堡垒,守了将近七个月。

  这也是俞咨皋在知道郑芝虎、霍维华的谋划后,选择支持他们的原因——

  荷兰人利用岛屿上简单的棱堡都能在一万大明官兵攻打下坚持七个月,大明在其棱堡的基础上修筑更坚实的堡垒,自然能守得更久。

  只要海军能掌握制海权,趁着大凌河通航时为他们提供补给。大凌河堡就能牢牢守住,成为盘踞在那里的钉子。

  这样海军就能立下功劳,让陆军兄弟刮目相看。

  此时他夸大荷兰人战船的威力,则是迎合皇帝的说法,建造主力战舰。

  果然,袁可立等人听到后,都被泰西主力战舰的威力惊到了。二百多艘只才能抗衡七条主力舰,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难怪皇帝让工匠仿制泰西船只,并且坚持要建造主力舰。

  没有这种战舰,大明在南洋的开拓,就是无根之木。随时有可能被荷兰人截断,相互失去联系。

  所以,袁可立当即支持造舰,不但要造,而且要大造,造出大明的无敌舰队:

  “西班牙人在吕宋,距离大明近在咫尺。”

  “荷兰人更是数次入侵澎湖、东宁、香山澳,对大明不怀好心。”

  “臣以为主力战舰要造,至少要一百五十艘。”

  “大明沿海除了北方的第一舰队外,还应在南直隶、浙江一带建立第二舰队,在南洋建立第三舰队。”

  “用这三大舰队,保卫大明在海外的藩国。”

  徐光启、李邦华等人,也是纷纷附和,认为堂堂大明,不能落后于泰西夷人。

  朱由检对此欣然应允,俞咨皋则在心中暗笑,因为他夸大了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实力。

  事实上,按照他的估计,西班牙有六七十艘主力战舰就不错了,不然也不会在远征英格兰时,最多的一次也就派出五十多艘主力舰。

  可以说,他是利用朝堂大臣对泰西海军的不了解,为海军争取了利益。

  朱由检对这些也不怎么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不在意。因为在他看来,大明的战船越多越好,最好能掌握整个海洋的制海权。

  在这个大航海时代,大明海军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为大明的灾民夺取能耕种的土地,帮助大明的商人在世界各地贸易。

  请收藏本站:https://www.mw3w.com。美味小说网手机版:https://m.mw3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